【題目】閱讀下列材料,回答問題。
材料一 千百年來,在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上,各國人民共同譜寫千古傳誦的友好篇章。
——中國新聞網:習近平呼吁共建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
材料二 美洲的發現、繞過非洲的航行,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。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、美洲的殖民化、對殖民地的貿易、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,使商業、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,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固素迅速發展。
——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》第一卷
材料三 1814年,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機車。此后不到30年的時間里,英國修建了近萬千米的鐵路,把各個主要城市連接起來。
——摘編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《歷史必修3》
(1)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,概述絲綢之路開辟的歷史意義。
(2)“美洲的發現、繞過非洲的航行”是指什么歷史事件?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,分析這一事件對歐洲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?
(3)史蒂芬孫發明的火車機車的動力是什么?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,分析鐵路的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?
?
【答案】(1)意義:有利于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,加強了中外友好聯系。
(2)事件:新航路的開辟。 影響: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,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。
(3)動力:蒸汽機。 影響:加強了各地的聯系:交通運輸日益便利。(答出任意一點給2分)
【解析】
試題分析:(1)本題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。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同世界其他國家友好往來的重要通道,因此它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播以及外來文化的引入都有著重要的意義。除此之外,他也是貿易要道,對于經濟貿易往來有著重要的影響。
(2)本題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。有所學知識可知他所描繪的就是新航路的開辟,對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,我們挑主要的進行概括即可,主要從地理角度和經濟角度來分析,最后總結道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上,抓住主要內容加以概括。
(3)本題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。材料中很明顯的就是火車發明一系列能源問題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蒸汽機的使用和推廣。對于鐵路的發展帶來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,有利有弊,材料突出的是優勢一面,我們也就從這個方面進行討論即可。